当苹果手机的金属外壳闪烁着细腻光泽,或是比亚迪汽车的涂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这些工业美学背后,可能藏着一家名为金桥德克的隐形冠军。2025年6月末,这家功能性涂层材料企业正式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招股书,计划募资5.3亿元投入智能工厂改造与研发中心建设。
成立于2014年的金桥德克,前身可追溯至2002年无锡金桥精细油墨与义乌德克化工的联合创业。二十余年发展历程中,公司以UV固化技术为矛,在日化、电子、汽车涂层领域深耕,2022年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之列。
《财中社》注意到,公司近三年盈利呈上升趋势,但数据增长背后的风险也如暗流般涌动。
油价波动影响盈利
金桥德克主营涂料、油墨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2022年至2024年(下称“报告期”),公司营收分别为4.91亿元、5.39亿元和6.27亿元,净利润对应实现8726万元、1.17亿元和1.35亿元,营收和净利润都处于明显的增长趋势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主要原材料树脂、溶剂、助剂和颜填料为石油化工产品,该类原材料价格与市场供需关系和原油价格保持较高的相关性。
数据显示,金桥德克主营业务成本中,树脂、溶剂等原材料占比高达85.78%-87.78%,且完全绑定原油价格波动。2023年树脂采购价下滑15.37%,而2024年又反弹1.30%,溶剂采购价格同年下降4.67%,波动明显。
公司招股书坦承:若树脂涨价20%,毛利率将直接蒸发6.25个百分点;溶剂涨20%,毛利率将下降2.45个百分点。在OPEC+博弈和地缘冲突频发的当下,公司将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,若无法有效转移、抵消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压力,或未能做好存货管理,将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。
应收账款占营收近半,存货减值风险隐现
资产负债表显示,报告期各期末,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.1亿元、2.4亿元和2.9亿元,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38.24%、34.02%和32.22%,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.53%、44.08%和46.84%,增长显著。
尽管客户名单涵盖苹果、比亚迪、欧莱雅等巨头,但大客户的议价权往往可能导致账期拉长。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或消费电子需求萎缩,这些“白条”随时可能带来风险。
同时,在化工行业,高价囤积的树脂可能因原油价格下跌而出现贬值。《财中社》注意到,公司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达7770万元,同比增长22.31%,存货跌价准备余额503万元,潜在的资产减值风险可能对未来业绩造成冲击。
油墨长期低利用率,涂料扩产后回落
招股书显示,IPO资金将预计投入3.2亿元用于绿色化智能工厂改造、1.1亿元用于应用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以及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。
具体来看,“绿色化智能工厂改造项目”建设期18个月,主要聚焦车间自动化升级、智能绿色工厂建设及安全等系统改造与设施功能调整;“应用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”建设期2年,通过新建应用及检测中心、丙类仓库和配套用房,为汽车水性涂料等研发提供应用检测场景,提升公司研发及应用检测水平。
从现有的产能利用率来看,公司油墨2022-2024年产能利用率低(18.70%、22.05%、24.53%),产能未充分利用;涂料2022年产能利用率超100%(156.74%),2023-2024年扩至1.8万吨后,利用率回落至74.82%、90.07%。
《财中社》此注意到,早在2023年初,江西龙南基地就已开工建设,规划年产2000吨电子材料和2万吨辐射固化涂料。2024年11月,江西金桥德克电子化学品及环保涂层材料研发生产项目试生产,2024年产量为265.04吨,于2025年5月获得《安全生产许可证》,已形成涂料25000吨/年、油墨1000吨/年的产能,目前尚处于产能爬坡期。
除此之外,当前国内涂料企业正集体冲刺IPO,麦加芯彩(603062)已登陆主板,邦弗特也在二次闯关,行业层面的产能过剩危机初现端倪。
高额分红+实控人套现
金桥德克在2023年与2024年连续进行了两次高额现金分红,总额累计达到1.07亿元。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、直接及间接合计持股60.03%的马晓东,其个人从这两次分红中即获得了超过6000万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,马晓东还通过三次股权转让(价格分别为2.17元/股、2.67元/股和11.04元/股)累计套现超3600万元。这意味着在三年内,马晓东通过分红和股权套现获得的现金收益合计已接近1亿元。
然而,公司在大手笔向股东分配现金的同时,其整体及下属企业的财务状况却引发了关注。
金桥德克旗下的主要运营控股子公司普遍陷入亏损境地,其中金桥德克辐射研究院(净资产-21万元;净利润-203万元)和大昇新材料(净资产-163万元;净利润-183万元)两家子公司已处于资不抵债的困境。
其参股的光易科技在2024年也录得净亏损223.95万元。与此同时,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呈现急剧下滑态势,从2022年的48.02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-58.73万元,转为负值,凸显了非控股股东权益的受损。
此外,由于自2023年起投入建设江西金桥德克项目,公司整体负债水平显著攀升,负债总额从2022年末的1.47亿元增长84.20%,至2024年末已高达2.70亿元。
研发力度下滑、合规存忧
《财中社》注意到,金桥德克的研发投入力度正呈下滑趋势,研发费用率已从2023年的6.08%降至2024年的5.51%。这一水平不仅与PPG、宣伟等国际巨头研发投入存在差距,更值得关注的是,招股书中并未披露针对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。在高端材料人才争夺愈发激烈的当下,仅靠薪资能否稳住核心技术团队,仍是未知数。
在研发投入后劲不足的同时,环保合规方面的隐患也不容忽视。报告期内,公司多次超范围采购异丁醇等危险化学品,累计量达1490.5吨。尽管事后经整改获得了应急管理局的免罚证明,但这一现象已暴露出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。
金桥德克在风险中还谈到,母公司2020、2023年先后取得有效期三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,2022-2024年企业所得税税率15%;江西子公司因西部鼓励类产业,减按15%缴企业所得税;公司节能环保涂料还享消费税免征。但未来若税收优惠政策取消或高新认定不通过,经营业绩或受不利影响。
金桥德克的故事是中国制造升级的缩影,但招股书所言问题和风险已经浮现。若闯关成功,2.94亿应收账款能否收回?85%原材料成本如何锁价?5.5%的研发投入能否守住技术壁垒?每一个问题都指向从“小巨人”蜕变为公众公司必须跨越的鸿沟。当深交所的钟声敲响,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。